这期的内容,我们讲一个在佛教中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事件,有多重要呢,如果没有这个事件,现在我们看到的佛教应该是不存在的。

在这个事件节点中,有个非常关键的主人公,这个主人公非常特殊,因为他是一个谤佛者。

而说到谤佛者,我们顺便来聊一下这个概念,大意就是喜欢喷佛,佛法或者佛教的那类人。由于现在普遍流行的佛教本身已经生产了异化,转向了带有偶像崇拜的宗教化形式。

而且佛法理论非常难懂。很容易会产生误解和曲解,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,都有可能导致谤佛者的产生。

在知乎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参考学习大乘佛教的模式,发起一个自己的教派,名曰巨乘佛教,这个名字真是相当霸气,比大乘还要高上一级,他们捧出了自家的佛和菩萨,也弄起了自己的经文。那真是相当的在才,连我见了都得礼让三分。因为说实话,他们那些活,让我干也不见得能整得出来。

看了他们的巨乘经典《迪迦牟尼佛说奥特曼经》,那真是相当无语,当时就没忍住笑了,真是相当有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现在所谓的谤佛者一般分为两类,一类是专门冲大乘佛教去的,认为大乘佛教扭曲了佛法。

还有一类则是把整个佛教都给否定了。一般外人很少有单独冲着小乘,也就是南传佛教去的,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南传没什么名气,基本没有多少人知道,这个是最重要的,还有一个原因是,南传很多东西理解门槛有点高,想喷都不知道怎么下手。

至于大乘和南传之间的相互看不对眼,南传说大乘伪造佛说,大乘说南传是小乘佛法,水平不行,不究竟,这个就不当成谤佛来看了,因为谁都不会认,我也不好分。

有意思的是,我应该也会被某些人当成谤佛者,因为在他们看来,我已经谤了他们心里的佛。

又或者说我讲的那些跟他们原来在心里面认定的大师所说的不一样。

好了,扯远了,让我们回来聊那个谤佛者的故事,事情发生在佛陀入灭的时候,佛陀在入灭时,有很多弟子过来瞻仰他,送他最后一程。当时,他的一些弟子问他,当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,要如何继续修行,他给出的交待是,以戒为师,以法为师。

在这里他所说的法,指是他以前的教导,但并没有交待弟子整理出来,承传下去,他自己也没有动手撰写过任何一部佛经。

我们都知道,一个传承能延续下去的最好方式,就是通过语言文字。在佛陀入灭的时候,是没有准备这些的,并且也没有交待他的任何一个弟子,让他来接佛陀的位置,继续把法传承下去。

按照当时的情况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要不了多久,最多再过几代人,原始佛法大概率将会慢慢的消亡,到现在应该就不存在什么佛教了。但有一个人的意外之举,导致了一个事件的发生,却让佛法的传承保留了下来。

那是刚好在佛陀入灭之后,对于佛陀的入灭,一部分刚修行不久的弟子感到非常难过,忍不住哭泣起来,而对于那些修行比较高的弟子,则能够很平静的对待佛陀的入灭。

在这里我要提一下,如果有看到某某经文里面说到关于佛陀入灭的场景时,描述的是所有弟子,包括已经修到阿罗汉境界的,都在一起哭泣,悲伤不已,哭得特别惨,甚至还搞个天地同悲之类的阵仗,不用怀疑,肯定是假的,最少这一段肯定是。

为什么能够判断这是假的呢?这里面有一个行为逻辑问题,因为在佛法的修行的过程中,会根除掉潜意识中产生悲伤情绪的机制,所以一旦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,无论面对什么都不会再有悲伤难过情绪反应。虽然他们知道,佛陀的入灭,对于整个世间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损失,但他们也不会因此感到悲伤难过,能够平静对待。

图片

有些人在编造佛经的时候,由于并不了解高境界的修行者会是什么样的状态,依旧把他们当普通人来看,于是就编出了一些不符合行为逻辑的描述,因此就可以判断那些东西是编造出来的。

符合逻辑的东西,不一定是真的,但违反逻辑的东西,一定是假的。

好了,我们接着说回来。在众多的弟子中,有一位老比丘,非常的与众不同,他即没有感到难过,也没有显得很平静,对佛陀的入灭,他居然显得非常开心。对着僧团高兴的说到,终于死了,这个老家伙终于死了,他在世的时候,老是让我们不能做这个,也不能做那个,现在他终于死了,没有人再管我们了。他不是老是教导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吗?现在他终于死了,没有人再管我们了,我们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了。

在这个人所说的话中,里面提到了两点,一个是佛陀对他们的管束很严,不让他们做这做那。这点他还真没说谎,在当时,佛陀对僧团制定了多达两百多条戒律,确实还是挺严的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点是,佛陀教导弟子要做自己的主人。那佛陀有没有给过这样的教导呢,答案是,极有可能。

原因有两点,一个是当时那个老比丘是对着僧团说的,佛陀的教导有什么大家基本都知道,如果他当众胡说的话,那就完全没有一点说服力了,他不太可能会这么干。

另外还有一点就是,这句话其实是完全契合佛法本质的,如果要问佛法的目标是什么的话,直接说要教你学会做自己的主人,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。

不过,这句话本身虽然没有问题,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却会很容易出问题。原因在于原始佛法所说的我,跟普通人理解的那个我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在佛法理论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,诸法无我,就给过相关的提示了,不过这个诸法无我,很多人也很难理解,但如果大家看过之前我讲过的诸法无我是什么意思,就大概明白是什么回事了。

原始佛法中所说的我,是指那个不受到潜意识中贪嗔痴影响的那个本我,而那位比丘所说的我,刚好就是在贪嗔痴影响下的我。虽然话是同一句话,但是对于我的定义不同,问题就出现了。佛陀的教导是让大家消除内心的贪嗔痴,不受他们的控制,从而做自己真正的主人。而那位比丘所表达的,却是完全顺从内心贪嗔痴,随心所欲,意思已经完全相反了。

为什么这位老比丘会有这样的表现,因为在于他在僧团里面就是个混子,佛陀的僧团因为很受世人的尊敬,在僧团里的僧人也因此受大家尊敬,并且容易接收到各种物资供养。所以他才加入进来混饭吃,不过他对佛法修行并不感兴趣,反而觉得戒律约束很麻烦。其实戒律对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没有多大影响,但对混子的影响非常大。

佛陀座下的一位大弟子,大伽叶尊者,在看到那位老比丘当众说出那些话,这么明目张胆的曲解佛陀的教导,就想了,如果现在都有这样的人,那以后这个问题肯定都更严重。甚至还会有一些人,随 意编造一些东西出来,然后说这个是佛陀说的,拉佛陀出来背书忽悠人。(后来的事情证明,他所担心的问题都出现了,不过这是后话,这里不做讨论。)

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问题,大伽叶尊者打算召集一批佛陀亲自教导的阿罗汉弟子,趁着大家都还在世的时候,一起把佛教的教导结集出来,将之承传下来。一共召集500名阿罗汉。在这次结集中,有一位关键人物,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阿难,他是佛陀的堂弟,有超强的记忆力,喜欢收集佛陀的开示。是这次结集的主力,但阿难在佛陀入灭的时候还不是阿罗汉,后来被催着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升级,成为了阿罗汉,才获得了加入这次结集的资格。

其实,如果只是为是结集经典,是不需要搞来那么多位阿罗汉的,不仅人数众多,还特意凑了个整。之所要这么弄,是有特别的用意在里面的,那就是要搞一个大噱头,故意把场面弄大一些,等这件事被记录下来时,后人看到了会更加印象深刻,也更加利于传播。这并不是为了面子而搞出来的大阵仗,更不是要让自己名垂千古, 而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理性决策。

为什么我能这么确定呢,因为这里面又有一个行为逻辑的问题,如果他们是为了这些虚名而进行的这次结集,那他们就都完蛋了,这种带有私心的动机是跟阿罗汉的意识状态是有冲突的,有这样的动机,那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是阿罗汉了。

正是由于这次的续集,原始佛法才得以保存下来,虽然目前大众普遍认识的佛教已经发生了变异,但毕竟相关的理论和开示基本都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,佛法的理念也跟着延续了下来。否则,按照当时的印度的情况,用不了多久,佛教在印度消失,没有经典的保留承传,佛法将在世界彻底消失。

最后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那位老比丘后来的下场如何,这个我不知道,在我看到的那个故事里面没有提到,但我估计大概率最多也只是被逐出僧团而已,而不是僧团义愤填膺,大声呵斥说你居然敢谤佛,来人啊,一人拿个石头给我砸死他,送他下地狱,十八层的那个地狱。

在那个时期的僧团,接受佛陀的教导的僧团,是绝对不可能做那样事情的,如果真那么做了,那就不是佛教的诞生了,就变成了伊斯兰教的诞生了。

(这里插一点我与网友的精选聊天记录吧)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真正在修行佛法的人,去回看历史,去评判这位谤佛者时,并不会诅咒他下地狱,反而还会非常感谢他,虽然他出于一个恶的动机,但是在客观事实上却促成了好的结果。真正具有佛法智慧的人,他能把动机和行为分开看待,别人内心的恶只会伤害影响他自己,并不能伤害到我。而他的行为促成了佛法承传的保留,最终使后来的修行者受益,这个行为是值得感谢的。

而那些以佛陀名义行偶像崇拜的人只会觉得,你竟敢谤我的佛,不管那么多,先喷了再说。